4月19日互联网新闻(4月19日时事新闻)

副标题
2023-02-17 08:06:01 作者:网络来源:网络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4月19日互联网新闻,从国内疫情爆发到全球疫情震动,“新冠肺炎”给世界蒙上了一层阴影, 停课、复课牵动着网民们的心,部分教育类网络舆情与疫情紧密相关,也有一些突发事件。

从舆情分析中可知,对于全国学生在家上网课、因疫情推迟高考这一类舆情事件, 舆论观点都比较鲜明集中,前者大多是网民对网课新奇体验的 调侃,后者则是对高考学子的 祝福较多。而对于破坏教育公平的顶替上学、小学生研究基因、仝卓高考舞弊、浙大给予强奸犯留校察看处分等一系列事件,舆论则明显呈现出负面态势,对于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质疑, 对于破坏公平者的谴责以及对于涉事主体的诘问构成了主要的舆论热点。对2020年频发的学生自杀或情绪冲动犯罪事件,舆论一方面惋惜年轻生命的逝去,另一方面也担忧师生心理健康。

本文约8600字,预计全文阅读时间为10min,您可以根据目录选择感兴趣的舆情事件进行阅读。

网课频翻车,公平引议论

2020年教育舆情事件盘点目录

教育主体/形式相关舆情事件:

1、因疫情全国学生上网课

2、因疫情推迟高考

3、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奖

4、湖南留守女生考生北大选考古

教育公平与高校舆情:

4月19日互联网新闻(4月19日时事新闻)

1、陈春秀、苟晶被顶替上学事件——山东200多人冒名顶替取得学历

2、仝卓自曝高考舞弊——应届生身份造假

3、浙江大学给予一犯强奸罪学生留校察看处分

4、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王攀再获研究生招生资格

5、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自杀案

6、2020年多起研究生自杀事件

其他教育舆情事件:

1、家长退出家长群“一声吼”

2、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取消本科

3、2020年多起研究生自杀事件

展开全文

附录:教育部出台多项新规

一、教育主体/形式相关

1、因疫情全国学生上网课

2020年1月29日,教育部发文要求,各级各地教育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开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工作,在疫情期间,组织广大学生开启线上学习。2月10日,全国各地陆续开学,学生和老师们也开启了网课生涯。但是直播网课并不简单,断网掉线、卡出电音、进不去直播间、听不见老师说话、上课期间忘记闭麦等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意外频频出现,引发大众对网课的热烈讨论。

指数 76.6

整体来看,事件所引发的舆论浪潮较高,讨论的话题集中在老师、学生、直播、学习、在线、教育、孩子、网课等方面,其中的话题包括老师和学生首次上网课的窘状、教师因上课发言不当被爆个人隐私等,体现了公众对于教育的关注,以及对于教育主体——老师、学生的关心、还有部分话题,如偏远地区学生因网络信号原因无法在家上网课而要去山上、学生吐槽网课效果不佳、网课软件频频崩溃、学生死亡后因网课代刷仍不断提交作业等,表明了该舆论的发散性较强,除了网课本身外,还有与网课相关的事件,也会引发社会关注的特点。

知微事见对该事件的统计主要截取网课前期的热点博文,考察部分转评赞数量较多的博文,可以发现博文内容主要集中在“网课翻车”、“如何若无其事上课”、“老师被迫成为十八线主播”、“不是4月19日互联网新闻我不想上课,是网络不允许”等方面,可以发现大多数公众对于网课的态度是比较娱乐化的,通过调侃来适应上网课。

舆情总结

该事件的舆情发酵 周期较长,从宣布“上网课”到“网课进行中”,再到“网课结束”及“网课后遗症”,不断因为各类新事件的发生而产生新的舆情。但就前期舆情来说,公众的事件焦点仍然放在 “网课”本身,做出了一系列表情包用以调侃上网课的各种情况。

相关热搜

2、因疫情推迟高考

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宣布:2020年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将在2020年7月7日-8日举行。这是17年来,我国首次调整高考时间。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疫情防控风险相对更小。今年高考,重在坚持“健康第一”,保障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坚持“公平第一”,因为考虑到城乡网络学习条件等差异,部分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复习备考受到的影响更大。

事件影响力

指数 83.4

图源:知微事见

图源:知微事见

该事件影响力指数超过97%的社会事件,根据知微事见统计数据,教育部通知发出当天11时,舆论达到高峰,峰值传播速度2915条/小时,可见公众对于高考十分敏感,同时,公众讨论的高频词集中在高考、延期、疫情、考试、时间、考生等,可见舆论集中在高考延期事件本身,没有发生话题迁移。

考察媒体报道时的观点,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媒体集中在“考生如何应对”、“高考延期”、“考试时间安排”等话题中。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使得舆论导向整体呈正面态势,安定高考生心中的不安情绪。

舆情总结

通过该事件引起了网民对于推迟后的 高考如何实施、高考学子的安全如何保障、高考复习时间的公平性如何保证等方面问题的考量。但纵观整体舆论场,大多数人对此持支持态度,认为这是给高考学生回归正常复习轨道的一次机会,是对其他偏远贫困地区学子的考虑。

“因疫情全国学生上网课”、“因疫情推迟高考”舆情的特点显示, 公众对于影响重大、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教育舆情十分关注,网民讨论的议题具有发散性集中在事件本身,讨论核心集中在 “教育效果”、“教育实施教育公平”、“教育主体”上,但具体内容包括与之相关的各类事件、事件产生原因等。总的来说,舆论情绪大多为 中性和正面情绪,通过媒体积极引导和教育部的相关解释,可以起到较好的安抚作用。

相关热搜

3、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奖

2020年7月12日,云南省昆明市六年级学生陈某石通过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指出,该科研难度相当于博士研究生水平,对此,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回应称,该学生系所内研究员之子。7月15日,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发布通报:撤消该项目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而涉事小学生父亲也发声明致歉。

事件影响力

指数 74.9

图源:知微事见

图源:知微事见

该事件影响力指数高于91%的事件,根据知微事见统计数据,该事件持续发酵时间为4天,公众讨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研究、青少年、科技、大赛、小学生、创新等方面,在该话题下,舆论点向两个方向发散,一是对当前学术造假、研究造假的斥责,二是对以父母的能力为资本的“教育拼家长”事件的不满。

在此事件中的意见领袖观点,也主要集中在网友热议的两个内容上,对国内的教育和学术不端行为提出意见,并以此为核心,深挖出了其他类似事件,对此类问题做了一次全面的讨论。

舆情总结

该事件与前面的事件有所不同,属于 突发事件,对组织竞赛的相关机构、该小学生父母所在单位都有一定的冲击性。在事件引发网友热议后,中科院很快给出回应,表示该小学生为其昆明动物所研究员之子,但并未正面回应是否与研究成果有所勾连, 舆情回应不到位,引发网民进一步讨论,直指“父亲为孩子铺路”“《我的研究员父亲》”。后续组委会发布通知成立调查组,调查结果认为该学生没有能力独立撰写相关研究报告,撤销该学生所获奖项,并请公众监督。但舆情仍未停止,而是因武汉小学生研究抗癌获奖再到高潮,多起事件并发,引起公众对小学生“超 前教育”的质疑。

相关热搜

4、湖南留守女生考取北大选考古

2020年7月30日,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成绩,被校长带着50多位老师连夜进村报喜,受到千万网友祝福。据悉,钟芳蓉说,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的考虑,她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以后会读研深造,做考古研究。8月3日,北大回应留守女生选考古专业发文:欢迎钟同学报考。

事件影响力

指数 70.1

图源:知微事见

讨论高频词 图源:知微事见

该事件的影响力指数较之前的事件略有下降,但特点鲜明,公众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考古、专业、北大、留守等词汇中,并分割出两派主要观点,一是认为该女生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权利,应当给予支持;二是认为留守家庭的经济状况不足以支撑该女生选择一个如此冷门的专业,希望该女生能够为家庭和未来更多考虑。

在该事件中,媒体的态度比较鲜明,大多数媒体发文支持该女生的选择,认为“钱途”不应当与“前途”相提并论,爱好与信仰是支撑学习的主要动力。同时,有部分自媒体发文称,城市、学校、专业作为选择大学的主要考虑项,该女生考取北大,已经拥有了地理位置优越的北京、高校中具有竞争力的北京大学,专业的前途其实对其发展前途的影响已经不算重要了,找对爱好更重要。

舆情总结

在引发网友热议和质疑后,8月3日,北大回应该事件主人公:“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樊锦诗先生也鼓励她“不忘初心”。随后各类考古大V也纷纷回应,回应内容集中在“走自己的路,学自己的热爱”。其中,新华社评论“心有所爱的青年,定能在不同领域走上成才之路”;北京青年报评论“别用世俗眼光看待‘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光明日报》发文“‘钱景’如何,不该成为选择专业的唯一标准”。 各类媒体与相关意见领袖引导舆论向正面转移。

相关热搜

二、教育公平与高校舆情

1、陈春秀、苟晶被顶替上学事件

——山东200多人冒名顶替取得学历

2020年6月,山东冠县农家女陈秋媛发现自己的学籍被冒名顶替。6月3日山东理工大学公示称,该陈秋媛系冒名顶替入学。17日,顶替者称是全是其舅妈办理,舅妈已去世。6月24日,山东苟晶发布自己被冒名顶替上学相关讯息,再度引发热议,后经查实,山东共有242起高考冒名顶替事件,舆论哗然。

事件影响力

指数 81.2

图源:知微事见

图源:知微事见

讨论高频词 图源:知微事见

该事件的影响力指数较高,据知微事见统计数据,这则事件舆论发酵期较长,共经历了39天才算落下帷幕,其中多次有个人自爆被顶替上学,从陈春秀等人开始,最终引发了山东有关部门的重视,展开了肃查工作,查处冒名顶替上学事件两百多起。

总的来说,舆论风向一边倒,许多网民表示质疑高考的公平性是否还能延续,同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部分网民自爆,除高考成绩被顶替事件,还有公职、工作被顶替的情况存在。

舆情总结

在陈春秀、苟晶事件连续被曝光后,舆论压力传达到山东乃至全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山东着手开展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并公布了调查结果,有242人被冒名顶替学历。在整个调查过程中, 舆情呈波动性发酵,当有相关类似事件爆出时,又迅速高涨,体现出 互联网的记忆关联特点。在山东教育部门发声后,此时网民质疑相关部门办事是否严谨的舆情又出现,并且迅速与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等话题联系。但引发的关注相较之前已有下滑,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草案提出, 冒名顶替他人上学拟入刑,即舆论推动了相关立法司法的完善。这类及时的回应对舆情的引导也有重要作用。

相关热搜

2、仝卓自曝高考舞弊

——应届生身份造假

2020年5月22日,仝卓在其生日直播中自曝为了一所心仪的大学“考不上就再来一年”,复读一年后,他用“某些手段”把往届生身份改成应届生身份再次去考了这个只招应届生的大学。后续经山西省教育厅查实仝卓应届生身份系伪造,取消了仝卓高考各科成绩。

事件影响力

指数 73.5

图源:知微事见

图源:知微事见

讨论高频词 图源:知微事见

仝卓作为公众人物,在直播中自爆高考改身份事件,引发了较大的议论,截止5月29日15时止,#仝卓 往届生改应届生#话题的阅读量高达4亿,#仝卓 快乐大本营#、#仝卓#等相关话题,均破亿。与此同时,沉寂已久的翟天临博士期间学术造假等关联话题,也再次登上热搜。

网友称其将成为第二个翟天临,为公平的高考环境贡献出一份力,有网友还找出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并勾划重点,指出仝卓这种行为属于“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资料获得考试资格”,是高考舞弊行为,是违法的,后果非常严重。

5月28日晚,人民网网络评论部官方微博@人民网评点名批评仝卓高考伪造身份事件,指出:“先有翟天临不知知网,后有仝卓往届变应届。不是网友抓着艺人不放,而是他们自己惹了众怒在前。教育公平事关中国未来,容不得一丝舞弊造假。”

舆情总结

上述两起事件都是 妨碍教育公平的典型,在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在招考环节涉事或相关部门人员行为失当甚至违法的问题。一旦出现相关事件,很快就会引发公众的议论,网民关注的是考试公平进而引申到社会公平。 这类事件的舆情发展显现出一边倒,扩散快,发酵时间长的特点。

回顾该事件的发展过程,首先是 公民的舆论监督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在仝卓自曝后,消息传播快而广,广大网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后,在 媒体同步发声和持续的跟踪报道下,监管部门表示将立即展开调查,专业媒介和监管机构是舆论监督的第二环,上述两环共同推动了事件调查以及舆论的持续发酵。

相关热搜

3、浙江大学给予一犯强奸罪学生

留校察看处分

4月19日互联网新闻(4月19日时事新闻)

2020年7月20日,浙江大学学生努尔特巴特尔因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而且缓刑一年六个月。而浙江大学给予此学生留校察看的处分,引起网上热议。后续经舆论发酵,最终浙江大学给予努尔特巴特尔开除学籍处分。

事件影响力

指数 74.2

图源:知微事见

根据知微事见统计数据,该事件发酵时间达六天,舆论峰值相关博文数量达到916条/小时,在舆论期间,浙江大学曾发布判断依据,表明对该学生的处罚是出于对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宽容,而网友显然不买账,主要媒体也评价浙江大学“宽严失据”,这不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宽容,反而进一步挑起了民族争端,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应当是同样的依法依规处罚,而不是法理之外的偏袒。

舆论段子:

“妈,我犯强奸罪了。”

“吓死我了,还以为你作弊被学校开除了呢。”  

这是微博上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起源于两所大学的“依规处罚”——浙江大学在读学生努某某因犯强奸罪被法院判刑,被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在读学生杨某、黄某因考试作弊,被开除学籍。

舆情总结

在此次事件中,舆情发展 较为波折,中间有校方回应和其他事件掺杂其中,导致舆情高潮迭起。首先是事件伊始,网友愤慨,认为浙大对于犯强奸犯学生过于宽容;随后在哈工大因作弊开除学生后,两相对比,助推事件热度攀升;而在浙大正面回应“召开紧急会议”后,网友并不买账,反而挖出了当事人在校期间的各种恶劣行径,使得负面舆情进一步升级,而在最后开除当事人学籍处分后,浙大的舆论形象也已经一落千丈,难以挽回。纵观浙大的舆情应对,可以发现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回应不及时,在舆情发酵后才给出不痛不痒的应对; 二是回应内容也没有戳到痛点,难以形成舆情闭环,不能消除公众的疑问;三是 没有做到以教育本心为基础处理事件,致使学校公信力受到质疑。

相关热搜

4、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王攀

再获研究生招生资格

2020年11月25日,据媒体报道,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坠亡两年后,其导师王攀获公示恢复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此事一经报道,即在网上引起热议。11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部分学生制作了一个公开的网页,呼吁社会公众、校内学生和教职工通过实名签署联名信的形式,抵制王攀恢复研究生招生资格。后经舆论发酵,武汉理工大学撤销了王攀的研究生导师资格。

事件影响力

指数 63.6

图源:知微事见

讨论高频词 图源:知微事见

该事件的指数整体来看不算太高,但是该事件发生之前,教育部曾发文要求,研究生导师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这与“王攀存在与学生认义子关系等与科研无关的行为,以及指导学生升学就业过程中方式方法欠妥等情况”形成对比,一时引发较多议论。根据人群画像,可以发现年龄在20-25之间的学生群体对此事的相关发声较多。其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校方的审核制度有所质疑,二是重提陶崇园自杀事件,与当下研究生导师的师德师风相结合进行批判。

舆情总结

该事件中,舆论主体为 武汉理工大学及其教师王攀,在武汉理工大学学生抗议后,学校并未直接给出回应,而当事件在网络上引发讨论后,学校才给出正面回复,表示王攀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不予通过,可见学校的 反应迟缓、对学生意见的轻视是造成舆论铺开的一个原因,同时,在事件前,教育部刚刚发文表示 “研究生导师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学校却忽略了导师素质,因而遭到舆论攻击,而事件后,也有网民表示,教师人格素质不能轻视,高校招生资格公示应保证及时公开透明。

三、其他教育类舆情事件

1、家长退出家长群“一声吼”

2020年11月,江苏一家长做出了大部分家长所不敢做的一件事,面对“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并录制视频上传网络,可以说,这一声吼喊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

很快该事件引发热议,许多家长表示现在家长群成了“压力群”,老师在群里催着交作业,改作业,安排各种任务,稍微迟点完成还要被“点名批评”。一时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成为了舆论热点,后续各地出台政策,指明老师不得要求家长做批改作业等工作。

2、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取消本科

2020年5月14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宣布:从2020年起,将取消本科招生;决定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

3、2020年多起研究生自杀或情绪失控事件

事件概况(不完全统计):

2020年5月9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研三学生黄某某自杀。

2020年6月6日,中北大学本科生因考试作弊被发现自杀。

2020年6月10日,成都理工大学信科院毕业典礼,一女生持刀砍伤两人。

2020年7月1日,中山大学大四毕业生跳楼自杀。

2020年9月初,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在宿舍上吊自杀。

2020年9月17日,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大二学生跳楼自杀。

2020年9月19日,南京大学博士生自杀。

2020年10月5日,郑州大学本科生自杀。

2020年10月13日,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实验室上吊自杀。

2020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四川大学研究生等多所学校出现学生自杀事件。

2020年11月,湖南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校出现学生自杀事件。

2020年12月,黑龙江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出现学生自杀事件。

2020年12月28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一男生向三名女生泼硫酸。

各类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每一次年轻生命的逝去都会引发社会舆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成为当下热议的问题,师生关系、毕业压力、学业压力、工作压力、社会压力等各类问题向学生袭来。本文列出相关事件,只希望能够警醒世人,2020年已经用切身之痛向我们阐明了生命的可贵,无论是什么样的处境,都不要以结束生命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终结痛苦,因为痛苦会过去,但生命仅此一次。同时,也呼吁社会、高校、老师、朋友、家人都能够更多的关注身边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

附录:教育部出台多项新规

1、教育部严查高校毕业数据造假

2020年6月17日以来,教育部启动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印发《关于严格核查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四不准”规定,即: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优秀毕业生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2、教育部发文:加快人工智能研究生培养

2020年2月24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文,指出要依托“双一流”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3、教育部发文:不得把sci论文指标

作为职称评聘依据

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意见》指出,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需要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4、教育部:研究生导师不得

侮辱研究生人格

2020年11月12日,教育部发布消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教育部部研究制定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准则要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人文关怀,关注研究生学业、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5、教育部禁止中小学教师7类不当教育行为

教育部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一是身体伤害,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二是超限度惩罚,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三是言行侮辱贬损,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四是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五是因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而惩罚学生;六是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七是指派学生代替自己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教育篇终

我们下期政治篇再见

图文&排版:王艾琴

审核:曹馨予

小强传播

告诉我你已经爱上了我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除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或违规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们猜你喜欢